1月9日记者获悉,省消委会联合各地消协展开联动,共同发布系列消费提示内容,贯彻落实2012年“消费与安全”的年主题。春节临近之际,商家采取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消费陷阱,消费者应提防落入以下消费陷阱:
1“多算几块钱不收说优惠”
外出就餐,无论消费金额多少,都应查看账单,做到“心中有数”,不然给你多算几块钱后不收,说是优惠。
2“悄然收费不知道”
依照相关法规规定,商家应提前明示收费情况,向顾客说明茶位费、服务费等收费项目。目前大小餐馆在茶位、纸巾、小食、服务费等项目上的收费不尽相同,极少有商家会主动说明。
3“发票用完了谁知道”
外出就餐结账时,有的餐馆表示“发票刚刚用完”,拒绝提供发票。发票是消费者的消费凭证,不管消费金额大小,消费者都可理直气壮地坚持索要足额发票。如果商家拒绝,可要求在总账中减免与税额相当的费用。
4“换购促销快来买”
“两节”前后,一些商家多会采取换购促销的方式,只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达到了一定数额,凭购物小票,再增加一定数额的钱,就可买到让利换购商品,以此吸引消费者购物。其实商家推出的这种换购方式,也是一种促销方式,消费者应理性对待换购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