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之故乡,但是古人饮茶习惯与今人并不相同,1000年前宋朝人的泡茶方式就像冲咖啡一样。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最近恢复了宋人点茶技艺,这一恢复不但能增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
由中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承担的“宋代点茶技艺和文人茶会复原”课题研究成果最近通过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组织的专家验收。这一课题从2008年立项,历时三年在中国率先恢复了“点茶”这一重要的宋代茶礼。
课题组成员、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资料部主任郭丹英告诉记者,他们恢复的宋人“点茶”之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仿制宋代团饼茶,将茶叶经过蒸、榨、研、模、圈、烘六道工艺,制成团饼茶,然后将团饼茶碾成茶末,用茶罗筛选出颗粒较细的茶末,再放到茶盏里注水,用特制的茶筅击拂。“点茶”中泡茶的方法比较类似于现代人冲泡咖啡。
宋代注重“文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期。郭丹英说,宋朝的文人雅士不但“点茶”,还要“斗茶”,讲究茶汤以白取胜,茶筅击拂茶汤产生的泡沫要能“咬盏不散”。最受欢迎的茶盏则是以“建盏”著称的产于福建建州的黑釉瓷盏,因为黑釉色更能衬托出白色的茶汤和泡沫。
“点茶”茶礼从元朝起逐渐衰落,最后于明代消失。郭丹英说,这一变化的关键是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力,认为制作团饼茶劳民伤财,下诏停止向宫廷进贡团饼茶而改贡散茶。这是中国茶叶史的重大转折,之后中国人饮茶就以饮用散茶为主,至今人们抓一撮茶叶泡茶喝的习惯还要归功于朱元璋。
尽管“点茶”茶礼衰落已经有700余年,但是宋人还是留下了与此相关的大量史料和书画作品。课题组系统梳理了这些史料和书画作品,仿制宋代团饼茶,复制宋代点茶茶器和宋人服饰。
“点茶”茶礼东渡日本,至今遗风不绝。郭丹英说,日本茶道有两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继承了明代以后中国人饮用散茶的习惯,而后者就是继承了宋人“点茶”的传统,因此,她们复原宋代点茶技艺后,也引起了日韩茶道界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不但能增强中国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能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