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文君酒是与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西汉才女卓文君为了追求真爱,离开权贵之家,与大才子当垆卖酒,成为千古佳话,令无数文人墨客神往。
5年前,有中国古典之美的文君酒“远嫁”跨国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这是为什么?5年过去了,文君酒能否成为下一个飞上枝头的凤凰?外资能否玩转中国白酒?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位于四川邛崃的文君庄园,试图揭开这层神秘面纱。
三度易主 文君酒身世沉浮雨打萍?
“蜀中多名酒”,说到中国白酒绕不开四川,而说到四川白酒更绕不开邛崃。邛崃是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被称为“中国酒源”。早在2300年前,邛崃筑城置县后,酿酒业就十分兴旺。西汉年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在邛崃琴音相通,当垆卖酒,使当地产好酒不胫而走。
由于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0多年酿酒历史,使文君酒一出生就带着“贵族基因”。上个世纪90年代文君与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四川“六朵金花”并驾齐驱,年销售额近2亿元。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文君酒却面临着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困境。一个时期,有着优雅古典之美的文君酒沦落到三度易主,“身世沉浮雨打萍”的无奈境地。
2000年,蓝剑集团出资1.2亿元全资收购文君酒厂。2001年蓝剑集团引入剑南春集团作为文君酒厂的战略投资者并转让了文君部分股权,剑南春以持股62%成为文君酒厂的控股股东。
2006年12月,剑南春集团与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签订协议,分别转让文君酒厂有限公司和文君酒经营有限责任公司55%的股权给对方,并于2007年5月份办理完成各项移交事宜。文君酒厂成为中外合资企业。这也标志着外国企业首次正式进入中国白酒生产行业。
文君酒所属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是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旗下囊括LV、轩尼诗等众多高端奢侈品。
2007年,叶伟才被任命为四川文君酒总裁时,作为轩尼诗为数不多的华裔高管,他在轩尼诗已工作28年,长期负责中国地区以及东亚市场的品牌及销售工作。不过,尽管一直做酒生意——洋酒,他坦承自己当时却对中国白酒一窍不通。
“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做二十年没做的事,我觉得值。”叶伟才告诉记者。然而,酒厂的现状着实让满腔抱负的叶伟才意想不到。设备严重老化、没有正规的办公楼、基本没有公共设施。“ 07年的时候,厂里堆积的全是煤渣,一到下雨天整双鞋都报废,厕所也是男女通用,接到工作通知的集团女同事不愿来上班,后来我向她保证买一个独立移动厕所,她才答应入职。”叶伟才感叹道。
新文君酒设备老化,原酒也难以保障,在并入剑南春的这段时期,文君酒厂一般会把头酒(品质最好的原酒)供给剑南春做高端酒,剩下的才是文君酒,市场上文君酒的价格也只是20—100多元一瓶。
面对种种困境,叶伟才和他背后的酩悦轩尼诗集团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砍掉所有的低端产品,并停掉所有订单的生产,为此轩尼诗不得不支付大笔赔偿金。“新文君连续七个月没有经营收入,我们决定将所有头酒集中起来,准备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文君酒。”叶伟才告诉记者。砍断低端产品、停产、支付赔偿金,酩悦轩尼诗集团用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诠释着文君酒的凤凰涅槃。
找寻品质 文君酒与大师同寻梦
过去10年,紧随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中国酒业出现连续十年强劲增长。
然而对文君酒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未来?坐在记者面前,叶伟才陷入了沉思。他在思索着——在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白酒年轻化等趋势下,中国白酒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他在思索着——能否结合自己在国际洋酒市场20多年的经验推广中国白酒?他在思索着——文君如何才能从众多高端白酒中脱颖而出?叶伟才知道,要解决这一问题,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需要摒弃常见的白酒企业营销模式,需要一个全面的系统策略。
在叶伟才带领下,2007年,文君酒开始自己的蜕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