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以来,甘洛县在三个乡镇实施的田地边际大豆种植喜获成功,田间调查表明,每100米田边(地坎)增收230元以上。这个项目技术的研究成功,有力地促进耕地边际闲置土地的利用,也为村民增收拓展新路子。
“以前不晓得在田坎上种黄豆,今年技术员教会了我们。”阿尔乡乃巫村村民尔古里兴奋地说,今年年初,老百姓在甘洛县农业局的动员下,她家1.6亩的田坎上种植了黄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一点点田坎竟然为她带来了400多元的收入。
据了解,彝族聚居的普昌片区是甘洛县的粮仓,彝族村民居住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却因观念陈旧落后,地坎荒废不说,就是小春作物少有种植。今年年初,甘洛县启动田地边际大豆种植技术研究项目,在阿尔乡乃巫村、普昌镇普昌村、前进乡种植水稻田埂四边黄豆860亩,在海棠镇东门村旱地种植黄豆240亩,开展品种试验、栽培试验。
8月进入了收割期,通过10天田间调查,每百米田坎收70斤至90斤的黄豆,按行价可增收230元至280元,总收入在30万元左右。在现场参与验收的甘洛县农业局技术人员黄齐学说:“田地边际大豆种植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给农民带来好处,增收、保地坎、肥地,是个一箭几雕的大好事,今年通过示范,农民看到效果今后就会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