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四川蔬菜的产业发展成果
莴笋、萝卜、青菜……这段时间,是彭州蔬菜收获的季节,大量天然生态的彭州“大地菜”,从田间走上了人们的餐桌。也就在这个时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将于明天正式在彭州濛阳镇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拉开帷幕。
菜博会活动丰富
本次菜博会从11月1日至7日。期间将举办开幕式、蔬菜插花展暨比赛、专业展览、现场参观、“菜篮子”研讨会、重大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世界风情表演等活动。
届时,农业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全国蔬菜产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全省21个市(州)及北京、上海、福建等地45个蔬菜重点县(市、区),省内外蔬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农资、生物农药、蔬菜种子、蔬菜加工等行业,有关组织机构、龙头企业,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采购商、经销商代表等将参加本次盛会。
延续着前两届的“四川蔬菜,天然生态”的品牌内涵和魅力,本届菜博会以“绿色、健康”为主题。设主展馆一个,面积8666平方米,114个标准展位、28个特装展位。
组委会有关人士透露,为了更好地将“四川蔬菜,天然生态”特色完美展示,从今年开始,菜博会举办时间,从原来的4月举办,改为11月,并长期固定。
“西部菜都”的建设步伐
彭州市农发局有关人士介绍,彭州市常年栽培有14大类200多个品种,产量200万吨以上。彭州蔬菜以高品质外销鲜菜为主,骨干蔬菜品种有大蒜(蒜薹)、莴笋、菠菜、西芹、白菜、辣椒、茄子、豇豆、冬瓜等,占外销蔬菜总量的80%左右。
目前,彭州市已形成了八大蔬菜生产基地和“一镇一品、几镇一品”的蔬菜生产格局——以隆丰镇为核心的17万亩大蒜基地,以三界镇为核心的12万亩莴笋基地,以军乐镇为核心的3万亩韭菜基地,以红岩镇为核心的0.6万亩食用菌基地,以濛阳、丽春等镇为核心的15.7万亩夏季瓜果豆类蔬菜基地,以九尺镇为核心的2万亩大棚蔬菜基地,以天彭镇、升平镇为核心的20万亩精细蔬菜基地,以通济、白鹿等镇为核心的5万亩反季蔬菜基地。
2011年,彭州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蔬菜总产量200万吨,外销蔬菜155万吨,外销蔬菜收入20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8147元,其中蔬菜收入占40%左右。目前,彭州蔬菜营销体系较为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初具规模,成立的全省首家县级蔬菜农药残留毒性检测中心目前已升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全市11个蔬菜重点生产镇配备建设了11个蔬菜检测点,同时在企业、合作社及市场也配备有蔬菜检测点。全市现有蔬菜重点龙头企业15个。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3个,占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数的50%。
蔬菜产业已成为彭州农业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彭州头上,有了“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最大的外销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西部著名的蔬菜之乡”等一大堆荣誉光环。
彭州市有关领导表示,按照“政府引导、科技引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彭州近年来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
彭州围绕“种子种苗——商品蔬菜生产——质量监管——精深加工——市场流通”的蔬菜产业链条,努力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打造菜博会这个国家级蔬菜会展品牌;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推行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品牌农产品,到2015年,绿色食品达到60个,有机食品达30个,省级名牌农产品达20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达到5个以上。
届时,“彭州蔬菜天然生态”将成为彭州市一张国家级的名片,彭州市“西部菜都”的品牌将更加响亮和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