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产业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全省餐饮收入1178.6亿元。与此同时,一大批品牌餐饮迅速发展起来,“美食之都”成为成都一张崭新的国际级名片。
11月13日,省商务厅编订了《四川省川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15)》(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发布,标志着川菜产业迈入新时期,为川菜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首次提出“加快川菜产业创新步伐”以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见,引起各企业代表强烈反响。为此,记者对话成都大蓉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明。
记者:这个《规划》对于川菜产业发展有哪些意义?
刘长明:这是行业的一种进步,对川菜产业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规划中的保障措施给予了我们巨大的鼓舞,激发了我们做强做大的激情与决心。特别是这次规划中的内容涵盖了税收减免、政策扶持以及奖励机制等各个方面,措施更加具体,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规划一旦实施,会对川菜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记者:《规划》提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川菜创新步伐,大蓉和是怎样做的?
刘长明:“一个菜卖一个时代”的销售模式已经过去,为适应市场发展,适应消费者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战略眼光,通过融合、创新,开展川菜嫁接,让菜品始终保持新鲜与活力。“开门红”这一菜品就是从湘菜的剁椒鱼头演变而来,从推出至今,已经成为大蓉和的招牌菜品。
记者:大蓉和将如何走向世界?
刘长明:大蓉和坚持做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理念,稳扎稳打,始终坚持以产品品质与服务品质为核心。正是基于这一点,在13年的发展中,我们先后荣获了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国餐饮名店、中国川菜畅销品牌等荣誉,并得到外国饮食家的认可。今年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到瑞士参加“中国文化年”活动,在阿尔卑斯山下,尽显川味的魅力,川菜走出国门已经不再只是梦想。但我认为,做好自己,把外国客人吸引到成都来才是大蓉和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