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万元案值、117家涉案企业、16名被告人——随着一宗特大制贩“地沟油”案2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令人震惊的远不仅是该案的案值之大和涉案企业之多。作为一家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企业,江苏康润食品配料公司竟然“不务正业”从事非法生产,甚至打通了产业的上下游,形成了制贩“地沟油”的完整产业链,其渗透之深、危害之大令人忧虑。
新司法解释出台后首起大案
2日上午,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江苏康润食品公司副总经理王某等16人制贩“地沟油”案。该案是“两高”关于食品安全的司法解释出台后,开庭审理的第一起“地沟油”大案,又因案值巨大、涉案企业众多而备受关注。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案件主犯、江苏康润食品公司法人代表在法警的押解下进入法庭,看到庭审现场连走廊都站满了旁听的人,王某下意识地挡住了脸,发出一声惊呼。
据检察机关查证,自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康润公司、涉案个人和企业生产交易“地沟油”金额高达6000万元人民币,这些交易包括购销火炼鸡毛油、鸭毛油、猪毛油、牛毛油、狐狸毛油,炼制动物油假冒食用油出售等。
制“地沟油”暴利达50%
据记者调查,江苏康润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主要生产食用油脂、火锅底料、方便面油料包等食品配料,是一家证照齐全的食品加工企业。但因为使用合规油料生产利润较低,为追逐暴利,公司从2008年便开始收购毛油生产劣质油品。据了解,正规食用油的成本约为14000元/吨,每吨利润不足千元。而以劣质油脂生产“地沟油”成本在7000-8000元/吨,高达50%的暴利是部分油脂制造企业铤而走险的原因。
在庭审的间隙,记者来到康润公司被查封厂房。在这里记者看到7个储量在50吨左右的储油罐,全部用于储存毛油。这些毛油都来自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屠宰场和小作坊,它们利用屠宰废弃物(包括猪皮、牛皮、羊皮上刮下的碎末、毛料)和一些变质的动物内脏熬制毛油。这种劣质油脂原本只能用于工业生产或动物饲料用油,却被康润公司大量收购用于制造新型“地沟油”。在该公司废弃的生产车间里,白土、包装袋、合格证散落一地,价值数千万元的成套炼油设备被用来制造“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