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商报新媒体微电影拍摄、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天号陈酒冠名的《天号陈·牙尖川菜》长达100集,目前拍摄、播出均已过半,夫妻肺片、藿香大鲫鱼、樟茶鸭、毛血旺、红糖锅盔等传统川菜已悉数登场。不少一直关注本剧的媒体和网友均表示:“光看不吃好难受哦!啥子时候还是安排我们品尝下这些经典川菜噻!”既然提了要求,那么天号陈酒就一定帮你实现,这不,上周四中午,天号陈就安排了媒体代表及网友一行十人来到位于玉双路口的老牌川菜酒楼“飘香”,品鉴《牙尖川菜》中拍摄过的菜品。
品鉴后赞不绝口
据记者了解,在拍摄期间,飘香川菜酒楼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酒楼不光出菜出力,总厨还为剧组献计献策,例如在拍摄樟茶鸭时,为了让鸭肉的色泽诱人,反复调试温度,终于实验出适宜拍摄的光泽色彩,这样的敬业态度让摄影师都深受鼓舞。
四川烹饪杂志的编辑王诗武作为本次品鉴会的特邀人士,对于樟茶鸭有很高的评价:“在过去,可以说樟茶鸭是与北京烤鸭媲美的鸭肴。然而在近些年餐饮融合混搭的浪潮下,却越来越难见到其身影。制作樟茶鸭,要经过腌、烫、熏、蒸、炸等多道工序,因此在现在快节奏的厨房里,它逐渐被厨师抛弃,少有人制作。正因为以上原因,所以在飘香酒楼吃到这道菜时,难免感叹一番。樟茶鸭既不像北京烤鸭那样油腻,也不像四川烤鸭那样猛烈刺激。外表的鸭皮略显脆爽,内里的鸭肉软嫩化渣。鸭子经过多种香料腌渍,缕缕香味已经浸入肌里,再经樟木屑、茶叶熏制后,特殊的烟味沾染在鸭皮上,吃下肚去,那股香味仍在口腔里经久不散。”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烹饪技术系原创菜品研究所主任李凯老师,在这次品鉴会上也发表了对传统川菜的看法:“飘香川菜酒楼,是四川著名的老牌川菜酒楼。酒楼的厨师善于将传统川菜进行改良、精做,然后用现代、时尚的装盘方式呈现在顾客眼前。此次飘香酒楼呈现的经典菜品有:夫妻肺片、葱酥鲫鱼、家常鱿鱼、金沙玉米虾、粉蒸肉、毛血旺、藿香鱼、青瓜牛柳等。然而,最令大家眼前一亮的菜品,还得算‘宫保掌中宝(鸡掌脆骨)’。‘宫保鸡丁’是四川传统名菜,但酒楼厨师却将该菜中的鸡肉换成了掌中宝,使菜品的口感脆爽,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又成功的创新。在这道菜品中,还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加入了一种像花生仁大小的芝麻球。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宫保’菜品中加入了‘芝麻花生仁’,当放到嘴里一嚼,才发现原来是四川特色名小吃‘糖油果子’。这是‘川菜’与‘川点’的完美结合,大家无不为厨师的奇思妙想而叫绝。”
《养身杂志》总监、《吃到天荒地老》书作者文西小姐(@美食小魔女)则对飘香酒楼的名菜“鱼香狮子头”情有独钟:“四川人也爱吃肉丸子,基本上都是入汤或者烧什锦,肉丸的个头也不大,而淮阳名菜‘狮子头’就是大个头,按现在的说法叫有个性,此菜是隋炀帝杨广看了扬州葵花岗名景十分留恋,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做出‘葵花斩肉’这道菜。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 ‘葵花斩肉’在一次聚会上,有人因其形状改名‘狮子头’而沿用至今。飘香酒楼沿用了七肥三瘦的传统做法,金黄的狮子头一开为四,里面粉白细嫩,肥多瘦少,丰腴极了。我这个爱吃肥肉的妹子,毫不客气地吃上半头,肉感丰腴。肉丸中间最传统讲究的是蟹黄,在飘香酒楼却是咸蛋黄,川人对咸蛋黄的眷恋绝对大大高于淮阳菜常用的蟹黄,而咸蛋黄厚咸味又刚好综合大肉的油水,最后又将传统的清蒸改成挂鱼香这种典型川味,外来的狮子头就这样被飘香酒楼的四川味道演绎得出神入化。”
参与了就能抽奖
在接下来每天22:20,《天号陈·牙尖川菜》将在@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美食上线的同时,发布抽奖题目,每天都将送出一瓶“天号陈”及巴国布衣、老房子、柴门餐饮提供的餐饮代金券。
《天号陈·牙尖川菜》耗资百万,以轻松、幽默、快节奏、有内涵的语言表达形式介绍川菜,将川菜的历史融入其中,让观众可以在语言的幽默中感受川菜的演变进程,了解川菜文化,在垂涎欲滴的画面中感悟川菜精髓,体味人间百态。而天号陈,作为有几百年历史的酒号,蕴含着极大的文化意义。“天号陈”三个字镌刻在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的一片酒器古瓷碎片上,相传是乾隆皇帝御赐的酒号。经过无数的历史变迁,大清盛世的厚重文化底蕴仿佛在这里积淀下来,化在这缕缕酒香中,与同样拥有千年历史的川菜结合,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