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1日起,食用油、肉制品、粮食加工品等25类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批将下放至市州食药监局,省上只保留特殊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剂、新食品原料和受产业限制食品等个别食品的生产许可审批。元旦节前,记者从四川省食药监局获悉,该局出台《调整食品生产许可权限实施方案》,对全局审批数量最多的食品生产许可“动刀”,通过简政放权激活产业活力,助力我省打造饮料食品万亿产业。
据了解,我省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的食品共有28大类、96个单元、525个品种以及食品添加剂,目前全省有8500余家有生产资质食品企业,因企业新办、延续换证、变更、补领、注销及委托加工等原因,每年该局都要办理4000余个食品生产许可批件。审批权下放后,该局将更侧重从宏观指导、统筹监管、建章立制等工作;食品企业办理生产许可相关业务可在市州“一站式”办结,改变过去层层审批、流程繁琐的情况。
为确保审批权下放后市州食药监局能“接得住、管得好”,该局已对市州相关人员进行顶岗轮训和集中培训,同时推进网上审批,提高许可效率,并实行“谁许可谁负责”管理责任制。
“行政审批权下放并非一放了之,之前我们已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制度的缜密设计,确保下放之后不会乱。”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审批权下放后,将实行行政许可事项受理、审查和审批“三分离”,实行审批项目、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受理单位、审批程序、审批期限、收费标准和审批结果的公开、统一。
食品生产许可审批要走受理、现场核查、材料报送、审批决定和证书送达、样品抽取及许可范围确定等流程。针对这些流程中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该局要求做到统一申报格式、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档案管理、统一信息公布。要求建立严格的空白证书登记使用制度,统一使用《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平台,统一存档上报及通过网络等方式公开行政许可决定,接受社会监督。
今后,通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平台,该局可实现对市州食品生产许可审批的动态监管和责任溯源。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来市州许可工作经办人员将使用该系统办理许可相关事项,生产企业将通过该系统提出许可申请,查询办理结果及流程等,确保所有许可信息的公开透明。
同时,为严格规范审查员行为,省市药监局将对审查员实行分类管理和年度考核淘汰制。下一步,在食药总局调整食品审查员队伍管理权限后,省食药局将对现有审查员进行重新认定,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现场核查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除下放大部分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权外,2014年,该局还下放了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不改变内在质量的医疗机构制剂补充、辖区内医疗机构制剂调剂使用、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8项行政审批权,目前正考虑职业药师审批权的合理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