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要切成10厘米长,水煮肉片要用郫县豆瓣。”近日,省质监局公布了12项川菜标准,对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部分川菜的制作制定了精细的标准。对此, 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呢? 昨(4)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A 川菜“省标” 鱼香肉丝长10厘米
记者在省质监局官网公布的《12项川菜地方标准准则》(以下简称“标准”)中看到,水煮类的菜肴,要求采用郫县豆瓣;鱼香肉丝需要的原材料,是切成二粗丝的猪肉和青笋,而二粗丝的标准具体到数字是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大蒜烧鲢鱼,预处理时需把鲢鱼“在210度的热油中炸至皮酥、色金黄”。
“标准”还对包括49道菜品和用料作出要求,甚至包括口感等进行了规范。其他还有包括火锅底料、豆腐乳、豆豉、香肠调料、川式泡菜等10余项食料进行标准设定。
B 市民说法 只要做得好吃就行
“标准”出台,市民的看法如何呢?
在果城一家生意红火的家常川菜馆,记者专门点了一份鱼香肉丝, 一份回锅肉,了解师傅的制作特点。鱼香肉丝上来,里面并没有青笋,除了数量较为充足的肉丝(中间夹杂有肉丁),其他就是两三厘米长的葱段。而回锅肉中加入了蒜苗,肉片也比较干爽, 但盘底明显使用的是豆豉,并非是豆瓣。
“我们知道这个‘标准’,但它不是一个强制标准,是推荐参考的;我们做大众餐饮的, 接待的顾客大多是回头客,如果天天用一个标准做菜,很快会让人味觉疲劳。” 掌勺师傅接受采访时说,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川菜都必须常做常新,否则顾客不会买账。
顾客张女士表示,川菜当中有相当多的是家常菜,这些菜只要做得好吃就行,并不一定要遵循什么“国标”、“省标”的。大家点菜时,也不会以“国标”和“省标”来要求每份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