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肉丸子的人很多时候会遭遇这样的尴尬:一颗肉丸子吃进嘴里怎么总感觉淀粉多肉很少。肉丸子中究竟该含多少肉?
昨天,成都市民李先生报料称,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归口商务部管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行业标准·肉丸(征求意见稿)》在中国冷冻食品网上挂出,并公开征求意见。
调查摊贩、厨师
都说不清肉丸到底该含多少肉
昨天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对我市一些农贸市场内销售的肉丸子和一些制作肉丸子的餐馆进行了调查,发现不管是消费者还是餐厅经营者都很难说清楚肉丸子里究竟该含多少肉才算得上正宗的肉丸子。
在万年场附近的万年综合市场和新华公园对面的菜市场,多家冷冻食品摊位都有肉丸子在售。成都商报记者询问一摊位的老板是否有肉丸子卖,老板说有猪肉馅的,也有牛肉馅的。但当问到老板“肉丸子究竟该含多少肉”时,老板不耐烦地说了句:“我咋晓得含多少肉?不可能每颗都称啊。”在水碾河路西菜市场,成都商报记者问了两家销售肉丸子的摊点,老板也都说不晓得究竟里面该含多少肉。
在双林社区内的朋友餐厅,成都商报记者询问了一自称姓赖的厨师,对方表示不知道一颗肉丸子里该加多少肉,该放多少淀粉,“这个主要凭经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吧?”赖师傅认为,只要在和丸子的过程中,丸子不散开,下锅煮的时候不烂渣,具体里面肉和淀粉的成分含量的确不好量化。
“肉丸贸易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对含肉量、检验手段都有规定
目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归口国家商务部管理的国内首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行业标准·肉丸(征求意见稿)》已在中国冷冻食品网上挂出,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今年4月10日前。征求意见稿上写有“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字样,对肉丸的明确定义为:以畜肉、禽肉、水产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水、淀粉等食品辅料,经过搅碎、腌制或不腌制,乳化(斩拌或搅拌)、成型、熟制或不熟制、冷却速冻或不速冻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征求意见稿将肉丸子根据含肉量的多少分为特级、优级和普通级三种。特级肉丸子的含肉量应大于65%;优级含肉量大于55%;普通级含肉量大于45%。肉丸子使用的淀粉也应该是马铃薯、水薯淀粉、玉米淀粉和其他淀粉。成型的肉丸子必须在感官上形态均匀、无破损、结构紧密、富有弹性,无肉眼可看到的异物。
该征求意见稿还对肉丸子的检验检测手段进行了规定,尤其是对可能含有的铅、无机砷、镉、菌落总数提出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于这类食品的相关要求。
对此征求意见稿,市民李先生认为,标准如果执行,今后消费者觉得自己买的肉丸子肉成分不够,就有了维权依据。从事肉类食品生产批发生意的邛崃(微博)市杨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念勤称,肉丸标准一旦颁布实施,对企业生产这类产品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