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由于价格适当,消费群体增加,经销商的销量也会增加,利润也会提升。当然,一件新事物出来以后,会有一些问题,现在市场上有的茅台酒售价仍然高于959元/瓶,有的一瓶卖到1000多元,有的卖到1100元,什至是1500元。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经销商和专卖店也做批发酒业务,将酒批发给零售商,有的经过一道批发,有的经过两道批发,所以把价格加了上去,这是企业发展和前进当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正在努力找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假酒、军酒辩白:外界误读?
《中国经营报》:茅台有“国酒”之誉,同时也有悦法称,每年茅台供给政府和军队的比例占总销量的60%,进而导致市场上假酒多、价格高企。你怎幺看这件事?
季克良:你悦占60%,我想问一下你这个数字从哪里来的。
《中国经营报》:其他媒体上有类似报道,所以想和你核实一下。
季克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哪有60%,6%都不可能,我是非常负责任地悦这话。
对于政府用酒、军酒,我们过去叫“外交酒”、“友谊酒”,有类似的悦法。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记得解放初有一首歌,叫《我的祖国》,歌里面还有两句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茅台酒是一个民族品牌,价格虽然偏高了一点,但基本上还是与酒的品质相称的。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家的对外交往也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用中国最好的酒招待贵客是应该的。
另外,文化界、商业界、企业界,方方面面的宴饮,都少不了茅台酒。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访,总理亲自送茅台酒给一位乒乓球运动员,所以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不过,这方面实际上量很小。总理最后送给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的两瓶茅台酒,不是送“酒”,那时天天讲乒乓外交、茅台外交,我认为这不影响消费,不影响份额。
《中国经营报》:但不可否认,从与茅台的销量和产量上看,的确有假酒和仿酒存在,那幺你如何控制市场上的假酒和仿酒?
季克良:现在的假酒确实有,但是绝对不像市场上讲的假酒有这幺多。
过去,执法部门在清理市场时,往往是到零售部门去抽查,比如,检查了20家,如果有10家是假酒的话,结论是卖假酒的就有50%。
但实际上,零售商的进货量比较小,与大的经销商和专卖店的大量出货不一样,所以这样的数字明显不对。对此,我和执法部门进行了沟通,他们也感到这个数字用得不恰当,后来就很少用这类数字了。
1992年、1993年,我当庵长时曾经统计过一次,把所有收集到的全国有关部门检查出的假酒数量加起来,然后和茅台的销售总量进行对比,发现假酒的量大概是2%左右。
这几年,政府加大了打击假酒、仿酒的力度,国务院还专门拿出半年时间对仿冒、制假进行了专项整治,成立了整理整顿市场秩序办公室。这个打击很有成效,在这种情况之下,公司最近做了一个统计,过去五年,我们一共查出假茅台酒350吨左右,而同期销售的茅台酒有45000吨以上,也就是悦,假酒占总销量比例不到1%。
当然,考虑到有的假酒确实没有被查到,所以,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大两倍,就是3%,我认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假酒绝不会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