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也认为,“老酸奶”与普通酸奶营养差别不大,“酸奶并不是越稠越好,‘老酸奶’价格高可能是因为在各品牌‘老酸奶’的广告中开支较大,转嫁到市场价格。”蒋教授认为,目前市场上的“老酸奶”概念性炒作更胜于技术创新。
昨天,一位乳企专业人士也表示,“老酸奶”其实就是传统产品,用新工艺、新技术重新生产出来,从营养性本身而言,与普通酸奶是一样的。
“‘老酸奶’的营养并没有广告说的那么多,事实上,人体摄入过多的营养,也会被排泄出来。买贵的酸牛奶增强营养的意义不大。”中山大学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如是说。
3.“老酸奶”实为明胶“奶冻”
“老酸奶”与传统的瓶装凝固型酸奶有何区别呢?
记者昨天走访市场时看到,广东燕塘、风行本地产的玻璃瓶装凝固型“老酸奶”,一瓶售价为3元,该瓶子标签上的配料表为:鲜牛奶、白砂糖、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质期为7天。而蒙牛“老酸奶”的配料表为:含有生牛乳、白砂糖、稀奶油、乳清蛋白粉、食品添加剂(明胶、琼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质期为21天。显然,与传统“老酸奶”相比,现代“老酸奶”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明胶、琼脂。
“明胶、果胶等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性特质和功能,使用它在酸奶里,主要是为了改善酸奶的组织状态,使酸奶粘度稠、硬度增加、口感好。”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系副主任傅亮表示,明胶是从动物身上提炼出来,主要是蛋白,果胶则是从水果中提炼出来,这两种物质按国家标准可添加于乳制品中,“若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量,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严格来说,市面上所谓的‘老酸奶’产品,应当叫做‘酸奶冻’比较确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其博客中写道,“老酸奶”为了避免运输中变稀的麻烦,添加凝胶剂,普通牛奶原料,加明胶、琼脂、卡拉胶等植物胶,就可以制成这种凝冻状态。“我的实验室里就曾经做过类似的奶冻。”她表示,厂家添加明胶、琼脂等,原因是为了运输和销售方便,“无论怎么震荡都不会变成液态。”
4.不适合2岁以下儿童 呛入气管危险
范志红指出,这些酸奶冻产品并不会增加酸奶产品的营养价值,因为其中既没有加什么保健菌,也没有加什么营养素,原料质量无需提高,甚至还可以降低。
范志红说:“传统上做酸奶的牛奶原料必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抗生素含量必须低,杂菌含量必须少,才能顺利做出酸奶凝冻。现在有了植物胶帮忙,即便原料蛋白质含量低,也不妨碍做成凝冻状态,原料要求反而降低了。”
有业内人士也透露,若做凝固状的酸奶,若菌种、牛奶质量不够好,就做不出来。现在有些企业添加明胶、果胶等,一来可使酸奶稠结、硬些;二来也能使凝固状稳定,保持状态长些。
中山大学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称,乳制品中加入明胶和果胶可能是为了使口感更好,人体食用暂时还没有发现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但凡事都需要适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范志红认为,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老酸奶”产品,和过去传统制作的原料纯粹的老酸奶不一样,营养安全性都没有优势,也没有特殊保健作用。
她还提醒,“老酸奶”普遍含有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2岁以下儿童食用,有些“老酸奶”产品呈强度比较大的冻状,不能搅成液态,和果冻一样,孩子把这种酸奶冻呛入气管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