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8000多亩茶园去年的产量是798吨,而取得产地标识的只有240吨。施基国告诉记者,今年换发的产业标识会比去年更多一点,大约在300吨左右,通过产业标识可以溯源到具体的销售企业。
在茶农标上有涂层,刮开它,消费者就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电话或网络查询、核实茶叶的真伪。
至于许多人担心,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西湖龙井的防伪标识会不会步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戒后尘,被大肆伪冒,茶叶协会和监控中心的负责人均表示完全不可能。他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在相关授权专卖店中购买正牌西湖龙井,风险很小,老百姓完全可以放心。
假龙井从何而来?
“浙江龙井”是大头
正牌龙井今年只有360吨,那么茶叶市场上每天流出的龙井都从何而来?
据记者了解,目前浙江省13个区县有11个都产龙井,而正宗西湖龙井茶的产量只占龙井茶总产量的10%。冒充西湖龙井的基本上都是产自萧山、富阳等地的钱塘龙井和产自绍兴、上虞等地的越州龙井。
这些茶叶节间较长,扁体较窄,色绿油润,芽锋显毫,汤色较浑,香气较清淡。其中有少数产品,品质风格类似西湖龙井,但多数而言在外形的扁平度、香味的风格上还是略逊于西湖龙井。由于产地、炒制方法以及传统观念等因素,钱塘龙井、越州龙井、浙江龙井这些“冒牌龙井”和西湖龙井在价格上有着很大差别,在市面上,西湖龙井的价格要高出1-5倍。
作假方式主要有三:
1、西湖区一些茶农以低价从外地收购早熟鲜叶,炒制后以西湖龙井的名义出售。
2、少数茶农从外地茶贩手中收购,然后鱼目混珠,掺入正宗西湖龙井里一起卖,以假乱真。
3、更大量的假冒行为发生在市场上,不少人以龙井村民、直购直销等名义将钱塘、越州、浙江龙井包装在西湖龙井包装里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