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头涨价了!有木有?伤不起啊吃不起!!!原价1.5元的娃娃头雪糕现价已经2元……”近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伊利、蒙牛、大桥道等雪糕的价格每支都涨了5毛钱,1元钱的雪糕现在已经很少了,还有的雪糕“瘦身”了。
直接涨价
1元雪糕少见 平均涨0.5元
昨日上午,记者在红旗超市看见,紫色包装的香芋脆皮雪糕由原来的每支1元涨到了1.5元,大桥道“绿色恋情”也由1元涨到了1.5元,蒙牛随变、伊利火炬蛋筒、和路雪可爱多等雪糕冰激凌都在去年的价格上提升了5毛钱。
1元雪糕可选的只有四五种,1.5元价位的雪糕在市场上占了“主流地位”。超市销售人员介绍,现在“大牌”雪糕在1元以下的很少,一些不知名的小牌子,价格保持在1元左右,但出于认知度等原因,销量平平。
间接涨价
雪糕“瘦身”多数人未察觉
据调查,有些雪糕虽然价格没有上涨,但是采取“瘦身”的方式变相提价。伊利冰工厂系列的两款产品在价格没有变动的情况下,重量比以前轻了一些。今年4月份生产的伊利冰工厂山楂爽为75克,比去年少了6克;4月份生产的冰片蜜桃为80克,比去年少了13克。伊利牧场为75克,比去年少了6克。
“罪魁祸首”
糖、奶、人工费都涨价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大桥道雪糕的客服电话,对方告诉记者,雪糕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原料的白糖、鲜奶和巧克力身价提高,雪糕成本提升。
市区一位批发商表示:“年初批发商就告诉我们要涨价了,原料涨了,人工、运输也都涨了,雪糕能不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