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天府早报记者走访冻青树农贸市场和安居天涯农贸市场后发现,首日限塑效果并不乐观,约8成市民手中依然提的是无环保标识的塑料袋。同时,不少商家表示,成本增加,顾客不爽,甚至导致昨天的生意有些略微下滑。
尽管如此,锦江区农贸市场协会会长助理张平表示,限塑是大势所趋,限塑令会继续执行到底。他同时透露,在锦江区的试点基础上,有望在全市范围内的农贸市场全面限塑。
现场>>> 环保袋挂起,使用者寥寥
昨日下午5点,正是买菜的小高峰时段,天府早报记者首先来到武成大街安居天涯农贸市场,发现所有商家的摊位上,都挂上了一扎扎环保塑料袋。新式环保塑料袋整体白色,上有绿色的“成都市锦江区农贸市场协会”字样,在下方分别有“可降解标识”和“中国环保标志”。有偿使用的价格则根据袋子大小,从1毛到5毛不等。
现场观察来看,大部分顾客手中提的依然是普通塑料袋。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顾客主动购买环保塑料袋。
商家>>> 袋子要收钱,顾客扭头走
称重,算钱,然后快速地扯下一个普通袋子……下午5点半,经营调料食品的向大姐忙得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向大姐说,她的摊位每天要使用三四百个塑料袋,一开始也曾向顾客介绍了环保塑料袋,“顾客一听说袋子还要给钱,丢下东西,转身就走”,无奈之下,向大姐只得重新使用之前没用完的普通塑料袋。对于限塑令,向大姐还在观望,“先过完这个星期再说”。
而经营鸡蛋的华大姐说,就因为推荐环保塑料袋,昨天的生意都“变秋了些,顾客说我们抠得很。”
市民>>>环保要支持,但开支多了不安逸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很支持环保,但是一算账,又觉得“有点太高了”。“按照每天6到7个袋子计算,那就是一元钱左右,一个月就是30元,一年算下来还是几百元”。作为家庭主妇,市民谢大姐说,一直对家庭开支控制得很严格,“现在菜价也不低,再加上这些钱……家庭开支,就讲个细水长流,时间长了,算下来还是有点不安逸”。
农贸协会>>>最终目的,鼓励市民弃用塑料袋
到下午快6点时,锦江区农贸协会会长助理张平还在冻青树农贸市场查看限塑情况。他强调,有偿使用环保塑料袋的最终目的,还是鼓励市民抛弃塑料袋,多使用菜篮子或者环保购物袋。
对于目前市场内仍有商家使用普通塑料袋,张平表示,出于人性化管理,给了商家们一个星期的处理时间,同时,也给市民们一些适应过渡的时间,慢慢改变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