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蜂蜜》等4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添加剂不得掩盖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等。并指出,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存在内外有别,甚至比国外标准松的问题。
5月23日,最高检察院通报了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情况。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7件、57人。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修订后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食品生产企业要保存消费者投诉、食品污染事故记录档案 ,并记入“经营者信用档案”。
6月13日,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
……
半年来一系列的整治“动作”,展开了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最为强大的攻势。
中国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指出,今年以来已立案侦办各类食品案件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人。今后,中国警方将强化打击措施,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授许耀桐表示,可以预料,今后根据食品安全形势的需要,还将增加新的整治措施。
地方大员聚首研讨 各地加强监管
5月5日至13日,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专题研讨班举行,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以及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分管负责人,省区市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部门官员等共92人。
针对食品安全如此高规格的研讨班,在中国是首次。旨在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食品安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症结的办法,引导相关负责官员认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与政府规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作用,探讨更好地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有效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等。
“从4月下旬到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会议、举办研讨班,显示出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研讨班学员、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说。
在新近公布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官方提出,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被列为今年重点改革任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针对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全国各地接连展开力度大、密度高的专项整治行动,力求对不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京沪等地逐步推行将食品安全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也被认为是打破监管“懒政思维”的重要举措。
在北京,市卫生部门要求全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不仅要向卫生监督机构备案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还应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向消费者公示;
在宁夏,监管部门围绕实现全程有效监督,着力推进关键环节重点整顿。从源头上整顿农产品质量,整顿食品流通秩序和餐饮服务;
在江苏,全省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165万多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222起,涉案金额9945万元;
在山东,监管部门选择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组织开展了问题乳粉清缴、地沟油整治、学校食堂整顿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