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永和豆浆”承认,有10%的门店为现磨豆浆,其余均为豆浆粉冲泡而成。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成都永和门店意外发现,挂有“永和”二字的豆浆门店众多,占据市场主导的却是成都本地的企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各家“永和”老板互称彼此没有关联,但许多消费者却对如此“雷同”的名称感到难以分清“真假”。
几家“永和”不是一家人
“永和豆浆”门店在成都到底多不多呢?对此,永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昨日对成都商报记者介绍,“我们目前在成都只有两家门店,logo是黄色的草帽小人,位于火车北站和罗马假日广场。”
据记者了解,成都最大的豆浆连锁企业并非卷入“豆浆门”的“永和豆浆”,而是“福乐永和豆浆”。“福乐永和豆浆”总经理李泽明表示,福乐永和豆浆创始人和他都是台湾人,但企业是在成都注册,1998年就已经在成都开出了第一家分店,目前已经有24家店铺,近千名工作人员。李泽明告诉记者,“虽然名称有些相似,但我们跟台湾永和豆浆没有任何关系。”
除了“福乐永和豆浆”、“永和豆浆”外,成都还有多家以“永”、“和”字样为店名的豆浆门店,其中“六和豆浆”是成都首家以“豆浆”冠名的中式快餐企业,始创于1996年底,迄今已有多家连锁店。此外,另外一家豆浆企业“永和大王”计划今年在包括成都在内的八个城市新开260家店,“永和大王”高级发展总监邱志峰表示。
据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虽同是“永和”,却是不同企业运作,互相没有任何任何关系,但成都消费者对此多表示不知情。在成都“福乐永和豆浆”盐市口店消费的李小姐惊奇的表示,“一直以为这些企业都是台湾企业。”
主打产品都非“豆浆”
实际上,除了“六和豆浆之外”,“永和豆浆”、“福乐永和豆浆”、“永和大王”均为台湾人创办的企业,记者看到,从装饰的主打颜色看,这几家企业风格相似。
“六和豆浆”整体装修主色调为黄色和红色,“福乐永和豆浆”、“永和豆浆”也能随处可见黄色和红色,店内的服务员同样主打红黄色衣服。但在LOGO上,各家企业差距较大。
从价格上来看,三家店面有所不同,其中,“六和豆浆”的甜豆浆和白豆浆3元/份、冰豆浆5元/份、营养豆浆6元/份。 “永和豆浆”的淡豆浆、甜豆浆、咸豆浆等均为4元,油条4元/根、葱油饼5元/个……相对于“六和豆浆”和“永和豆浆”,其价格相对便宜,甜豆浆3元/杯、咸豆浆4元一碗、冰豆浆3元/杯、油条3元/支、卤蛋2元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的永和豆浆的“四大金刚”(饭团、豆浆、油条、汤包外),各大豆浆店内食品种类近百个,包括炒饭、盖浇饭、米线、面食、水饺和各种家常炒菜、凉菜和汤菜等,据记者了解,在营业额中,各种主食为主打产品,豆浆的份额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