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3集中整顿
前5月侦查食品安全案56件刑拘78人
针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成都市明确了将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重点环节,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奶站、畜禽屠宰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等重点场所,调味品、辣椒制品、乳制品、米面制品、畜禽肉及饲料等高风险食品作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开展突击检查和集中整治。今年1至5月,立案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50多家,吊销、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70余张,督促2000多家餐饮单位进行整改。
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打击经济犯罪协调会商机制,市公安局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食品犯罪侦查大队”,加强对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侦破和打击力度。今年1-5月,成都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6件,破案47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8人,取保候审10人,逮捕53人,移送审查起诉40人,有力地震慑了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
据介绍,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抽检食品和食用农产品7493批次,总体合格率97.8%。
亮点4信用档案
加强道德培训食品安全进信用记录
今年,成都出台了《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意见》,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成都正对现有20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2万余户食品流通商家、3.1万余家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督促和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及食品行业协会培训,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
结合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对食品安全各个环节企业的信用信息、违法记录等数据进行了充实完善,实施信用分类评价与信用等级动态监管,健全诚信奖励、失信惩戒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按照要求,成都市现有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定点屠宰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物流基地、农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商场、食品经营户以及餐饮服务单位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