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走访
多数商场 消费即可免费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内的近10家超市、商场,绝大多数停车场均为“只要消费即可免费停车”。在益州大道的富森美家居,此处对停放的车辆既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收费一说。“我们对所有的车辆停放均免费。”服务员说。
在益州大道的欧尚超市和旁边的宜家家居,这里的停车场均免费为在超市购物的人群提供,也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
在佳灵路的红星美凯龙家具城,不管是露天停车场还是地下停车场,均有泊车员在指挥停车。泊车员说,只要在红星美凯龙消费,凭消费小票免费停车2小时。
在仁和春天百货人东店,泊车员表示,“凡在商场内消费,不管多少钱,只要有收银小票都免费停车。”
在家乐福八宝店,停车场管理人员说,“凡在家乐福购物的顾客,都可凭借收银小票换取停车票一张,时限2小时,超2小时按1元/小时收取。”
消协观点
做法不妥 涉嫌强制消费
对于商场“满50元免费停车”的做法,四川省消费者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民商法教授王建平表示,目前停车收费或免费的确没有一个规则可言。为消费者停车免单属于商家对消费者的单方面优惠行为,目的是想先养市场,当商场的知名度和会员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考虑收费的措施。商家养市场是看准了消费者搭便车的心理,这是个过程。停车场的空间需要成本,从这个层面来说,收取一定费用是合理的,“商家也可能考虑到缓解城市交通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做法不妥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这意味着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在何处消费或不消费的权利,有自主选择消费多少的权利。这样的规定恰恰有强制消费之嫌。
王建平建议商家,在自主制订这些规定时,不要只想着逐利,还是应该考虑社会因素、社会影响和消费者心理,“起码要取之有道,不要让消费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社会学家
强制消费 兼歧视消费者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教授说,“这实质上就是强制消费,只不过商家耍了小聪明,不敢正面提‘最低消费’,还跟消费者玩起了‘文字游戏’,变相强制消费。”胡光伟说,这就是一种强买强卖,“商场规定一个定额、一个消费门槛,限制了不少人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胡光伟说,这种不合理的规定伤害了消费者。“有歧视消费者的嫌疑,歧视消费者的经济状况。”胡光伟举例说,“我可能这次消费不满50元,但不代表我的经济状况就差,可能我下一次的消费就会上千上万。但是,我下一次还来不来你这里消费,就很难说了。”
“这也破坏了商家自身的形象,把部分消费者推到门外,大多数人都是倾向于选择免费停车场。”胡光伟认为这样的做法对商家和消费者双方都没有好处,“商家不能只看到蝇头小利,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