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有香港媒体报道,发现有口感、色泽均与正规酱油无异的 “化学酱油”以假乱真,从内地流入香港,并称“化学酱油”的配方可能致癌。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超市,发现在市面销售的多个品牌,均标注为未经化学物配制的酿造酱油。但销售人员也指出,是否真是“酿造酱油”,从外观也无从辨别。
港媒报道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化学酱油配方中含有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提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以及鸟苷酸。其中水解植物蛋白质需要通过酸来制造水解过程,但如果生产商采用的是盐酸,过程中将会释放出致癌物质,包括三氯丙二醇 (3-MCPD)及1、3二氯丙醇(1、3-DCP)。
协会回应
中国调味品协会前日在其官网上发表了《关于“媒体曝化学物质配制酱油”问题的说明》,说明指出,“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只是生产配制酱油的原料之一,也是国内外都允许生产的一种食品原料,并非什么“化学物质”。说明指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区分问题,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
【超市走访】
10余种品牌个个标注“酿造酱油”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红旗、互惠、人人乐等连锁超市以及王府井、伊藤等大型商场。记者看到,尽管品牌不同,但无论是袋装酱油还是瓶装酱油,外包装上均印有“酿造酱油”的字样。
据记者调查,目前在成都销售的酱油品牌繁多,不下10种,每个品牌下又有不同的酱油类型,光是李锦记酱油底下就有精选生抽、草菇老抽、双茶老抽等4个品种。
酿造还是配制消费者大多无意看
人人乐超市岳府店粮油部工作人员刘利说,遇到顾客询问酱油是不是“配制”,他只能参照酱油外包装上印明的字样进行回答,而且,现在的酱油基本上都写着“酿造酱油”。“里面装的是不是‘酿造酱油’,我们也无从考证。”
根据刘利的经验,顾客购买酱油更多关注的是口感,稍微讲究一些的顾客可能会关注一下酱油的氨基酸含量,“但总体来说,询问的顾客占少数。”
【厂家说法】
酿造需要180天 “勾兑”只需10小时
记者随后联系到四川本土企业千禾酱油,生产技术负责人杨工接受了采访。“我们公司生产的都是酿造酱油。”她介绍,以“高盐稀态”发酵工艺为例,脱脂大豆经过管道连续蒸煮、小麦经过炒制破碎,两者汇合在圆盘制曲机制曲,再经180天发酵、压榨机榨取酱油,生成半成品后再经灭菌、灌装,检测合格入库而成。即使采用时短的“低盐固态法”,它的发酵期也需要10天左右。
而港媒报道的“化学酱油”的制作,只需10个小时。